全國干部教育培訓網-新聞中心
瀾湄青年志愿者培訓班在北京大學舉行
2020-12-29 16:52
04
2019-07
3005
46
分享
來源:北京大學
隨著畢業季的道別,高校的學生迎來了暑期。如何度過暑期?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志愿者將別開生面。
6月22日上午,瀾湄青年志愿者培訓班開班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為落實國家瀾湄合作精神,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指導組織了此次瀾湄志愿服務暑期項目,經過廣泛號召,擇優選拔出近百名青年志愿者,將于今年暑期(7月至9月)赴泰國、老撾、柬埔寨等湄公河區域國家開展志愿服務。
(3).jpg)
中國前駐老撾、柬埔寨大使潘廣學大使介紹了中國與東盟國家關系,并就當前瀾湄合作的背景、意義和趨勢做了闡釋。湄公河五國與我國山水相連、文化相近、血脈相親、命運相系,瀾湄國家共同體是首個得到有關國家認可的命運共同體。隨著東盟一體化的推進,中國與瀾湄地區的合作在當下意義重大。中國向瀾湄國家派遣志愿者已有數十年歷史,本次瀾湄青年志愿者行動是中國次區域合作機制的又一創新,是示范性的志愿服務品牌項目。
(4).jpg)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黨委書記虎翼雄書記表示,這是北大國際關系學院首次組織大規模的跨國青年志愿者活動,是一次創新,要加強知識培訓、形成優勢分工。北京大學鼓勵大學生志愿者深入湄公河國家的田間地頭,將項目做深、做實,真正促進民心相通。希望此次瀾湄志愿行動為國內其他高校及青年志愿組織樹立旗幟,打通道路。學校領導重視該行動的進展,為培訓班保障學術支持,并預祝項目圓滿成功。
北京青之橋公益金會理事長、北京市志愿服務聯合會專家陳光理事長分享了自己國際志愿服務調研的經歷,強調了中外人文交流、社會交流的迫切性。瀾湄志愿行動為中國青年志愿者提供了參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建設、見證伙伴發展的契機。對志愿者們來說,此次項目是一個開始;參與者可以更多地發現自己,認識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探索中國與世界的聯系。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翟崑教授提出,“愛國關天下”是當代大學生的基本素養,北大青年應通過國際合作,開拓國際視野,思考中國如何引領未來世界,踐行大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瀾湄青年志愿者活動是“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實踐。青年志愿者到當地支教、調研,帶著和平使命,對當地發展有促進意義,對國家戰略有借鑒意義。志愿者精神和志愿者文化在北大有幾十年的根基,北大青年志愿者們應推動志愿精神的普及、深化,讓中國青年志愿者精神成為國際志愿精神的代表。瀾湄青年志愿者行動踐行創新、開放、文明、綠色的理念,志愿者要做好吃苦的準備,誠摯奉獻。
本次培訓班采取定向培訓的方式,為期兩天(6月22日至23日),共培訓北京大學約一百名志愿者和志愿服務骨干人員,旨在使志愿者了解瀾湄地區相關基礎知識,強化志愿服務意識,掌握海外志愿服務基本技能。行動中心希望通過本次培訓及后續工作,培養一批志愿服務國際化人才,推動2019年瀾湄青年志愿者行動的圓滿實施。
(來源:“中國東盟報道”微信公眾號)
(特別申明:網站文章及圖片均來源于學校官網或互聯網,若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dzgbpx@vip.163.com刪除。)
圖片新聞
最新更新

互聯網+教育
打造全民終身學習新生態

規范+標準
構建規范教育行業標準

資源+服務
提供優質教育資源與服務

評價+監督
打造全民終身學習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