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如何讓高校成為服務鄉村振興重要力量?
08
2199
46
分享
發布會上,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介紹《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2年)》有關情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吳普特,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蔣偉峰分別進行經驗分享。
長期以來,高校在服務新農村建設、精準扶貧等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高校是如何深入服務鄉村振興的?一起來看大數據!
《行動計劃》內容可以概括為:一個體系、兩個支撐、三個服務、四個保障、五個原則、六個戰略、七個行動。具體內容有哪些?一起聽聽雷朝滋司長怎么說↓↓↓
《行動計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內容可以概括為:
一個體系:加快構建高校支撐鄉村振興的科技創新體系
兩個支撐:強化科技支撐和人才支撐
三個服務:服務農業、農村、農民
四個保障: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實施落地、創新體制機制、加強宣傳推廣
五個原則:堅持立德樹人、創新引領、服務導向、開放協同、國際視野五項原則
六個戰略:協同推進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六大國家戰略
重點任務包括:
一是科學研究支撐行動,發揮高校作為基礎研究主力軍和技術創新策源地的重要作用,加強農業農村領域的原始創新和前沿研究,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理論支撐;
二是技術創新攻關行動,引導高校加強服務鄉村振興的技術創新,解決掣肘農業農村領域發展的科技瓶頸問題,強化聯合攻關,實現核心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突破;
三是能力建設提升行動,以科技創新基地和高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為抓手,加強高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能力建設;
四是人才培養提質行動,完善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能力,打造一支“一懂兩愛”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五是成果轉化推廣行動,支持高校圍繞“三農”一線需求,產出一批先進適用農業科技成果,強化高校在農技推廣體系中的作用,積極開展成果推廣轉化示范。
六是脫貧攻堅助力行動,助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好當前脫貧攻堅與長遠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實現貧困地區脫貧成果鞏固和長期發展,在脫貧攻堅中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七是國際合作提升行動,支持高校開展高水平國際合作,加強農業科技交流和人才聯合培養,秉承和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行動計劃》出臺后,推進情況如何?
一、提升高校創新能力,為鄉村振興提供源頭動力。近期以“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實施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的有組織創新,正在培育建設智能分子設計育種前沿科學中心,作物表型組學研究和農業微生物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源頭創新支撐。
二、創新科技服務模式,為鄉村振興培育產業新動能。高校大力推進校地、校所、校企之間的深度合作,探索建立了“太行山道路”“湖州模式”“曲周模式”等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科技服務模式。新時代以來,高校圍繞鄉村振興持續創新,通過“專家大院”“科技小院”“科技大篷車”“百名教授興百村”等多種農業科技推廣的新做法,將高校創新成果和人才優勢轉化為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產業動能,成效顯著。
三、深化農科教融合,為鄉村振興夯實人才基礎。高校不僅授人以魚,還授之以漁,既組織專家、教授深入縣、鄉、村一線解決實際問題,又開門辦學加強基層培訓服務。以39所高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為例,累計派出科技特派員4.6萬人次,培訓鄉村振興人才48萬余人次,培訓農業技術人員43萬余人次,以各種形式培訓新型農民250余萬人次。
四、深入服務脫貧攻堅,助力實現鄉村振興優先任務。聚焦精準扶貧,高校已經深入國家特困連片區布點建站,通過“產業技術+示范推廣+人才+農戶”等多種扶貧模式,實現專家到農戶、技術到農田、產品到市場,增強貧困片區的“造血”機能,有力帶動貧困片區脫貧致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五、積極開展戰略研究,加強鄉村振興理論和文化創新。據不完全統計,高校已經成立鄉村振興相關的研究機構百余個。高校搭建“鄉村振興戰略論壇”等平臺,組織開展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交流,通過深入開展政策研究和理論創新,為政策制定提供研究支撐。
六、加強開放創新,提升鄉村振興中國方案的影響力。圍繞涉農重大問題研究,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十余所國內涉農高校聯合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加州大學、普渡大學等5所美國高校,聯合組建了“中美大學農業推廣聯盟”,加強高水平國際合作促進國際人才交流。高校發起成立了“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一帶一路’南南合作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一帶一路’農業企業合作聯盟”等國際化合作平臺,近20個國家的近百所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參與,在“一帶一路”和“南南國家”的農業農村發展與減貧事業中發出中國聲音、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
下一步,高校如何全面深入服務鄉村振興發展?
一是統籌資源配置,加大政策支持。引導高校在“雙一流”建設中,加大對鄉村振興領域相關學科的投入;支持高校通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等資源,加強對從事鄉村振興相關基礎性研究、技術推廣研究的科技人才和優秀創新團隊的穩定支持。布局一批鄉村振興領域創新平臺,建設交叉研究的前沿科學中心。鼓勵高校進行評價機制改革,充分調動各類科技人員參與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積極性。
二是落實立德樹人,強化實踐教育。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重大需求,推進產教融合,加快一流農業大學、一流農業學科建設。在服務鄉村振興過程中,充分發揮創新實踐、生產實踐、扶貧實踐等對高質量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推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的有機結合,引導學生植根鄉土鄉村,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三是決勝脫貧攻堅,做好統籌銜接。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脫貧攻堅的鞏固和提升。教育部將支持高校組織專家學者、科技服務團、博士生服務團等隊伍,深入貧困地區,發動企業、校友等多方力量,幫助貧困地區打造新產業、完善產業鏈、拓展農業功能、發展新型業態,展現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高校力量”。
高校和地方都有哪些好經驗好做法?
(特別申明:網站文章及圖片均來源于學校官網或互聯網,若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dzgbpx@vip.163.com刪除。)
圖片新聞
最新更新
互聯網+教育
打造全民終身學習新生態
規范+標準
構建規范教育行業標準
資源+服務
提供優質教育資源與服務
評價+監督
打造全民終身學習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