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貴州大學創建于1902年,歷經貴州大學堂、省立貴州大學、國立貴州農工學院、國立貴州大學等時期,1950年10月定名為貴州大學。1951年11月,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貴州大學”校名。1997年8月,與貴州農學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與貴州工業大學合并。2004年12月,成為教育部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5年9月,成為國家“211工程”大學。2012年9月,被列為國家“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14所高校之一。2016年4月,被列為中西部“一省一校”國家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9月,成為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7年11月,學校獲首屆“全國文明校園”。2018年2月,學校成為教育部、貴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18年12月,學校入選“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創建單位。2019年1月,學校入選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

學校占地面積4646畝,圖書館現有館藏紙質文獻378萬余冊,中外文電子圖書413萬余冊。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及藝術學12類。下設40個學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33064人,獨立學院全日制本科生18880人,研究生11925人。現有在職教職工3940人,其中,專任教師2523人,教授497人,副教授1096人,具有博士學位1006人,碩士學位1284人。
學校現有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部省合建高校服務地方特色產業學科群2個、國內一流建設學科9個、區域一流建設學科7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2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9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建)1個、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級新農村發展研究院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心)6個、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中心)52個、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國土資源部科技創新團隊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9個、國家級教學基地和示范點19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和示范基地10個。
學校積極服務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注重培育發展特色優勢學科。近年來,新建了藥學院、旅游與文化產業學院、釀酒與食品工程學院、大數據與信息工程學院、煙草學院、醫學院、茶學院等一批特色學院。新建了東盟研究院、陽明文化研究院、長征文化研究院、中國西部發展能力研究中心、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研究院、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研究院、公共大數據省級重點實驗室等一批特色研究機構。其中,中國西部發展能力研究中心入選中國核心智庫。
學校是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對口合作建設高校,與西安交通大學、四川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南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江南大學等高校簽訂了合作協議。同時, 學校積極推動貴州高等教育發展,與貴州省9個市(州)高校開展對口合作。學校與全省9個市(州)、20多個縣(區)人民政府以及與茅臺集團、甕福集團、中鋁貴州分公司、中煙貴州分公司等200多家企業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加強科技合作,實施貴州省“博士科技興村”“三區科技人才”“教授、博士進企業”“百千萬科技特派員系統工程”“博士村長計劃”等行動計劃,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提升合作層次。聚力打好科技扶貧、教育扶貧、校農結合三套“組合拳”,服務脫貧攻堅,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學校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學,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余所高?;蜓芯繖C構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院校、孔子學院獎學金院校,在美國普萊斯比學院建立了孔子學院,與岡比亞大學共建孔子學院。此外,學校在IAUP(國際大學校長聯盟)、AUAP(亞太大學聯盟)、EPU(歐亞太平洋學術協會)等國際組織中發揮了積極作用。2008年以來,學校承辦、協辦了11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動。
面向未來,學校秉承“明德至善 博學篤行”的校訓,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推進部省合建和“雙一流”高水平大學建設,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為服務貴州“三大戰略”,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為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作出更大貢獻,奮力書寫創建高水平大學實現百年輝煌的奮進之筆,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篇章。

貴州大學干部教育培訓
貴州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既是統籌全校學歷與非學歷繼續教育的管理單位,是學校全面組織實施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及非學歷繼續教育辦學實體。學院依托貴州大學的優質辦學資源和較為廣泛國內外合作關系,以培養市場適需人才為目標,改革培養模式和管理體制機制,建立起了一支高水平的專、兼職教師與專家隊伍、管理團隊,以及良好的培養、培訓和實訓教學環境;在實施“區域化、品牌化、職業化、模塊化、高端化” 發展戰略中,逐步形成了學科交叉、多層次辦學,校地(校企)合作、國際合作廣泛的辦學特色,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各級領導干部、企業中高層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與實用技能型人才。成為貴州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繼續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
學歷繼續教育主要有項目管理碩士(MPM),成人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三類教育形式,在讀學生共42852人。一、項目管理碩士(MPM)項目于2002年與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聯合舉辦,是貴州省目前唯一獲得教育部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碩士學位教育項目,現有在讀學生330 人,歷屆畢業生達1千余人;二、成人高等教育設置專業68個,在籍學生7737人,其中專科升本科2138人,高中升本科2312人,高中升???287人;三、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助學設有自考專業24個(???個,本科17個)。其中注冊考生專科9910人,本科生24875人。
在非學歷教育方面,本著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目的,根據各級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需求采用委托培養培訓、合作辦學和共建學習組織的方式,開展各級領導干部、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等培訓,至今為各級政府部門、政法系統、銀行金融、建筑、教育、電力、煙草、白酒等行業及國有大中型企業,培訓近150000余人次。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2018年4月9日,貴州大學成立了“鄉村振興學院”,其執行機構設立在我院。 鄉村振興學院的成立將為貴州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建設“美麗鄉村”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走進新時代,學院將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創新發展,為支撐和服務“人才強省”、“人才強國”戰略,建設學習型社會,構建終身學習體系做出新貢獻。